跳至主要內容

从校园到职场,谈谈我的转变

yczha大约 18 分钟随笔校园职场

摘要

走出大学校门,进入社会,回顾一下我的大学生活和谈谈我的感受与转变!

I 大学时光

时间回到2014年9月,从高中进入大学。这是我的第一次转变,尽管当时我不这么认为也意识不到这个转变。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入学那一段时间,现在我都历历在目,从一个18线全国贫困县一下子进入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没有走出过我所在的县。记得那时,爸爸陪我一块买了到上海的机票,可到了机场却尴尬地不知道该怎么办理手续、该怎么托运行李,甚至差点错过摆渡车,不过磕磕碰碰,父子俩人最终还是顺利的坐上了飞机。昏昏沉沉但内心其实充满期待。到了上海,发现尴尬并没有结束,下了飞机,行李去哪儿取呢?爷儿俩还犹豫了半天说是不是下飞机的时候忘记拿行李了···而拿到行李后更是尴尬,出了门不知道去哪儿,不知道公交哪儿坐,更不知地铁为何物,也没见过坐出租排队几百米的阵仗!当时的我,是好奇的,但也是懵逼的。非常幸运的是一位好心的老乡也是学长ZH[ 这是我生命中为数不多最感激的人之一,大学里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同时也是非常有才华的才子一枚,在我们高中是一位传奇人物···] 来接我们,顺利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半蜕变的生活[ 没错,单单是因为选择了上海这座城市,我的人生就发生了一次转变,而遑论学校。现在我更加理解公众号主老钱所说的一句话:选择了城市,就选择了人生!所以我现在极力建议像我一样农村出生的朋友,有机会,尽量到大城市读书。],为什么说是半蜕变呢?因为我的转变还有一半来自另一个人:初恋女友T!这在后文会提到。

大一:开启大学生活

开始大一生活的我,其实除了见识到大城市,学会了怎么在这个城市生活之外,内心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个 “没有太大改变” 指的是什么呢?沉默寡言、内向自卑!从小开始,我是一个富有活力,但是极度内向的人,你可能会说,这不是矛盾吗,富有活力怎么还跟内向自卑扯上了关系,实际上不矛盾,一方面,很小的时候,也就是5岁之前吧,我是一个极度倔强和调皮的孩子,我妈教训我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根棍子;另一方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不假,从小,因为身边跟我同龄的玩伴几乎没有[没错,我生长的那个小村子里,我这个年龄的,我是独苗],所以几乎都是跟着我妈,下地干活,上山砍柴,这么几年下来,养成了我的一个性格就是:习惯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很少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看法。这样的性格在小学、初中、高中,几乎都没有改变,甚至还加深了,毕竟那时候只有成绩是最重要的,并且,实话说,当初的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的努力,一直能成为最拔尖的那一个。所以,现在我往回看,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非常要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并且因为我小学、初中甚至高中一直处于拔尖的位置,所以导致我自尊心极强但也很脆弱。并且,我童年的成长的环境让我在行为上偏早熟,但是心理实际上并未成熟,因为从小在大人的安排下生活,实际上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和决策。

大一的生活没有让我发生转变,但是也有不少收获。第一点就是室友ZY和JY,说来很奇妙,我仨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班级,但是奇妙的分到了一个寝室,后来了解到:因为我们三是整个年级唯三在兴趣调研中选择寝室不要空调的!哈哈哈~缘分缘分!室友JY因为离家近,后来大部分时间都走读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ZY我俩一块玩耍。我们的室友生活也非常不同寻常,说来不怕被笑话,因为穷,所以我们寝室几乎没有生活聚餐、娱乐这样的活动,但是我们也一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一块报了科创系列选修课,走上了硬件科创道路;一起参加新生机械赛,虽然没得奖,但是因为小车设计得很好看,一度被主办人要求来一场表演赛;一起做科研[其实我是被室友ZY带飞的,所以我非常幸运有这样一位大佬室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寝室一个经久不变的传统:中国象棋,每当考试结束、重大活动、或者闲来无事,都要杀上一局[虽然我是三人中棋艺最菜的,哎,没办法,科创干不过、成绩干不过、连象棋也干不过,我还能活下来,真的不容易···]。第二点就是资助和奖金,我惊讶的发现,上海西南某高校的好,在于一个学术垃圾也能获得不错的待遇,一点助学金加一点奖学金,再加一点省内的补助,自己每年基本能获得大约1.5w以上的额度,平时再加个兼职工作,我发现:几乎能靠自己生活。

大二:性格的转变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大二。我逐渐适应了这个城市、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学习,生活上有了好朋友,学习也慢慢步入正轨,但是这一年,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和异地的女朋友闹翻了,实际上用闹翻这个词并不合适,因为我们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吵架。异地是客观原因,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我,那时的我太内向、也太自卑了,我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也不知道怎么去经营感情,我把自己小男孩的一面完全展现在了她面前,很多时候我会生闷气,会冷暴力但也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当时的我意识不到这一点,这些都是现在回想得出的结论],长此以往,我们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直至最终爆发,分手。这件事,对当时的我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怎么说呢,当时好像也没有很痛苦,甚至好像也没有伤心,但是感觉内心充满了一种力量,一种无法爆发出来的力量,所以那段时间,我极度活跃:买了单反,学习摄影,每周末都出去玩,去爬黄山、去动物园、去欢乐谷、去科技馆···买吉他,学音乐,报名学校吉他社的培训课;学游泳、学桌球,参加社团[你敢相信我巅峰时加过5个社团?],几乎一整个学期,我都处于这种状态,感觉内心充满了一种力量,一种爆发不出来但又迟迟消除不了的力量。正是从那时起,我从一个极度内向的人,突然变成了表达欲极强的一个人,其实当时我自己对这些都是不自知的,只是有一次在某课上,我的一个好朋友TY问我:你是不是失恋了?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变了,而且是有原因的。那个学期过后,我稍微恢复了些正常,但是说来奇怪,那以后,我真正变了一个人:变得话多了、也喜欢表达自己了。我从班级里最不起眼、最不喜欢说话的一个人,变成了最活跃,最逗比的一个。所以说,我的另外一半改变,来自她!常有人说,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忘不了旧爱是因为没有新欢,但我还真好长时间忘不了旧爱,当然也没有新欢。很大可能是因为没有新欢。后来有遇到过一个心动的女生,我当时还鼓起勇气主动跟人要了微信,刚开始关系还不错,但后来聊的多了,发现人家的优秀[对学业的上心、对大学的认知、对未来的规划···]远超于我,这深深刺痛了我,我再度变得不自信,也渐渐的不再敢打扰,那之后,我发生了又一次不太明显的转变:性格收敛了不少,同时对学习也更上心了,并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这个变化,可以从我在图书馆的借阅变化中看出来[这是图书馆定期推出的统计活动,是从2013年开始的,但我是2014届,因此实际只有三年的数据]

大学前三年的阅读变化
大学前三年的阅读变化

自打那之后,我变成了跑馆达人,有事没事,图书馆走一波!

那些年,去过的图书馆
那些年,去过的图书馆

大学后两年:找到兴趣

大三大四大部分事情都已经步入了正轨,这两年,值得说的事情没几件,但有两件事,对我走上编程之路,有很大帮助。

第一件事是数学建模比赛。我一共参加了三次数模,关于这个阶段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我的数学建模之路,数模比赛一直作为队长,但是我其实一直都不属于功底最好的,但能说得上是收获最大的:收获了跟队友真挚的友谊[两天一夜,一起通宵达旦写论文之后,相信你看得出来什么人靠谱什么人就是摸鱼的,非常幸运我的两个队友都相当给力,其中一个常驻队友正是我的室友ZY,哈哈哈~]、对合作完成一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追求完美与适时折中妥协有了更多实际的体会、在算法方面有了初步积累、对写论文这件事有了更多经验···

第二件事是转编程。我本身学习的是机械专业,怎么说呢,我对机械感兴趣,从大一开始报名参加硬件科创[仿水声有翅昆虫扑翼机,这事主要干嘛呢?激光切割、3D打印、模型设计、飞控···]、参加科创选修课[做智能小车、做安卓应用、做图像识别···]、建模设计课程经常通宵达旦建模···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对机械感兴趣。顺带附上几个觉得做的不错的作品

UG设计的歼十三维模型
UG设计的歼十三维模型
BB8机器人模型
BB8机器人模型
六足蜘蛛机器人
六足蜘蛛机器人
埃菲尔塔模型
埃菲尔塔模型

但是我为什么还是转了编程呢?因为编程热门、就业前景好吗?好吧,我承认,刚开始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后来,我要告诉你,这件事我之所以从大一开始坚持到现在,有不一样的原因。大一我开始接触到编程,那时候学校开设了C++编程课,后来我发现编程能做的“炫酷”的事有很多很多,所以我在大一寒假自学了Java、那时候跟着教程写过音乐播放器、写过不入流的坦克大战等。大二的科创,由于做的是图像识别,所以接触到了opencv,开始用c++做图像识别,写出了我在csdn的第一篇博客:主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open in new window,水平很差,但是因此奇妙的开启了我的写博客之路,算是一个小小转折点。后来大三在ABB公司实习的时候,由于业务需要,自学了Python,做出了有点实用价值的PDF提取工具,后来也因为这个工作衍生出了好几个关于PDF外包的工作,帮助了数十个朋友,这还成了我github上对我星星贡献最多的项目,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而入门数学建模之后又开始接触Matlab,发现原来编程也可以如此优雅简洁;然后因为一些选修课和实验课,还学了单片机,Arduino硬件编程等,所以这一路过来,我发现,我对机械的兴趣,底层其实强依赖于编程和算法设计。而喜欢上编程这件事后,做的最多的其实还是一些偏于好玩的项目,比如俄罗斯方块游戏、比如微信机器人、比如自动化的微信跳一跳、比如自动的找茬游戏···所以现在我回过头去看,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小结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回顾这四年做过的事和做过的决定,有的真的在无形中改变了我。首先就从做决定这件事来说,高中毕业后对我来说第一个挑战就是自我决策。以前我的决定一直都是家人完成的,我基本没有参与,但是从高中毕业选择学校开始,我被完全放到了另一个极端:完全由自己做决定!。一方面父母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无法给出建议;另一方面我爸爸其实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在整个村里大学生人数几乎是个位数的情况下,一直极力支持我和妹妹上大学,只不过我妈妈比较强势,所以很多事都是她做决定。Anyway,从大学开始,我就被置于了完全由自己做决定的环境。刚开始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做,特别是重大决定,很怕选错。但是到现在,我思考成熟的决定,已经没有人能改变我的想法,哪怕是父母。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二那段时间我产生了想去入伍服役两年的想法。前前后后变了三四次,搞得我的辅导员老师都很无奈,也因为这事跟那时的女朋友有过强烈的意见不合。我也前前后后纠结了至少一学期的时间,最终没有去。思考的原因很多,同时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我才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决策逻辑,真正能自己做出决定!第二件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选择了上海这座城市,借用公众号主老钱的话来说就是:选择了城市,就选择了人生! 第三件事,是与初恋分手,说出来很滑稽,不是因为这段感情,而是因为分手这个行为,但诚然,感情才是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心头突然浮现那一句话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感谢这四年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和事,因为你们的出现,让我成长!

II 走出校门

2018年6月毕业,室友ZY选择了远去德国深造,室友JY选择了留校继续科研;而我,走上了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道路。奇妙的是我们仨毕业后的暑假都一同选择了在上海xx公司实习。三个月后,ZY远赴德国,JY回实验室开始科研生活,而我,也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复习备考生活。生活再次循规蹈矩,无风无浪。到了今年[2019]年3月份,我的备考结束,收获了一份惊喜大礼包:未录取! 这就是生命中,有些我认为用心就能做好但实际上做不好的事。但我没有遗憾。我深知现在自己的不足,也有了对自己的安排,有了10年内想去做的事、想实现的目标,这些让我看得到生活的希望,看得清努力的方向。

III 参加工作

今年[2019]4月下旬,到了北京,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被身边朋友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在上海读书,为什么跑到北京找工作?这个问题,跟我成长的环境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关。还记得小学学过的那篇文章“在山的那边”吗?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说来有些鸡汤,但是没错,我心底就只有那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IV 未来可期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不会简单。20年前的我,为经常被老妈教训而不服、生气;10年前的我,为每次考试能不能考第一而焦虑;1年前的我,为考取心仪的高校绞尽脑汁;现在的我,为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发愁。可是,每每回想,这些充满辛酸和痛苦的事,却常常让我怀念。方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幸福吗! 如此想来,顿觉生活美好: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每天学习充实自己;有自己10年内的目标,每天提醒自己不可懈怠。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我会走下去!同时,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会记录在这个网站,陪伴我往前。也希望这些文字,能给屏幕那边的你们带来一点温暖,或一点帮助!

未来可期,我,已在路上,那你呢?